时间:2019-10-0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雷公墨”之谜
暴雨倾泻后的海南岛,往往会发现地里有一种杏子大小,长约十几厘米, 样子奇特的、黑色玻璃质石块。由于它总是在雷雨之后出现,因此被称为“雷 公墨”。 那么,“雷公墨”是怎么形成的呢? 目前科学界大致有五种解释: 第一种认为它与雷电有关。从分布特征看,在我国,雷公墨不仅在海南 岛有,也可见于雷州半岛,闽粤沿海和台湾等地。在世界上,主要集中分布 于四个地区。即澳亚散布区、象牙海岸散布区、北美散布区、莫尔达维散布 区。此外,在埃及西部的沙漠地带及其他一些地方也有少量发现。各散布区 的玻璃质石块都具有相似的地质年龄。这些情况显然表明它们的形成与雷电 这种遍布全球的自然现象毫无关系。 第二种认为它是火山喷出的物质。当火山爆发时,喷出的炽热气体中充 满了火山灰,并常伴有雷电。闪电使灰尘形成一种气泡,它常会因种种原因 而破裂,形成一些物质掉到地上。但是火山的分布与雷公墨的散布区并不吻 合,而且火山形成的这种物质中常有一些微晶和骸晶物质,而雷公墨却是均 一的玻璃质。 第三种认为它是陨石。每一散布区的玻璃陨石代表了一次陨落事件,因 此它们都有相似的年龄值。由于陨石落的方向也与陨石母体与地球的相对位 置有关,这就导致了玻璃陨石呈有限的四个地区分布的状态。但是有史以来 人们看到的自天而降的陨石只有三种,从来没有发现过玻璃陨石的降落,而 且它们的年龄值相差也很大,所以很难说雷公墨来源于天体。 第四种认为它来自月球,可能是月球火山喷发物飞溅到地球上而形成 的。月球起源说既能解释玻璃陨石在物质成分上所表现出来的地外成因特 征,也能说明玻璃陨石所具有的陨石分布特点,还能说明它为什么与常见的 三类陨石有明显的差异,及它为什么具有明显小得多的年龄值。可是月球早 在 31 亿年前已结束火山活动,根本不具有喷出如此多玻璃陨石到地球上的火 山作用。 第五种认为是地球陨石坑的产物。它的形成与偶而陨落的巨大陨石的撞 击有关。对古地磁的研究发现,地磁极会突然转向,它与巨大陨石的撞击有 关,而几次雷公墨的形成年龄正好和地磁转向年龄吻合。但是巨大的陨石轰 击事件比雷公墨出现的频率要多,为什么雷公墨的年龄只限于 3~4 千万年以 内呢? |
上一篇:南海中的“神秘岛”
下一篇:粘菌“植物”之谜